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。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,分析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。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,并做了总结讲话。
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两大任务:推进十九大精神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落地、明确2018年的经济工作思路并部署具体任务。如何理解会议内容对明年市场和投资的影响呢?
从通稿的顺序来看,排在首位的是“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”,以人民为中心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、完善宏观调控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、以及“稳中求进” 的工作策略和方法。
明年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形势有显著好转。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,在内容框架结构上没有安排专门篇幅来讲问题和矛盾,现在来看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,今年经济工作成绩确实可圈可点。
改革在“稳”的前提下,会加快、加大。稳中求进从以前偏向于“稳”,转向偏向于“进”。会议明确提出,经济体制改革上“步子再快一些”,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,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,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;要扩大对外开放,大幅放宽市场准入,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。
金融业从严监管、化解风险的取向不会变,要形成良性循环。金融和实体经济、金融和房地产、金融体系内部。会议从比较高的层面,阐述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,说是今后3年有“三大攻坚战“,其中排首位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再其中的重点就是“防控金融风险”。明确提出,要确保“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”。
明确提出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。重视生态环保,提出要“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,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”,“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”,强调“水十条”和 “土十条”要全面、深入的实施。
财政政策保持积极,但是大规模刺激难以重现。受到地方债务管理加强的制约,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维持较长时间,明年利率即使下降,也是货币需求萎缩导致的,而不是宽松的结果。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服务于产业升级、民生等关键薄弱环节、以及结构性改革。货币政策将更多发挥总量性的作用,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,聚焦于物价稳定、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。
深化供给侧改革。明年的重点是有效控制杠杆率、补短板和降成本。会议明确提出,“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,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”、“大力培育新动能,强化科技创新,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”、“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”。
地产调控从严的态势预计会延续到长效机制建立。会议明确提出,要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”、“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”、“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”。
我们认为此次中央经济会议对明年经济展望有积极的表述。在此背景下,金融监管持续将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;未来各个领域的改革推进有了好的基础;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也许会有更多亮点;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。
综合来看,我们对明年经济高增量增长以及改革持续推进更有信心。从投资的角度,我们也相信市场经过短期调整后会进入持续慢牛的行情中来,价值与成长性公司都有机会,结构性机会更丰富。选好公司,积极布局是我们主要的投资策略。